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迎来了一场科技与教育交融的盛会。4月19日上午,以“厚植科普沃土 探索未来之门”为主题的科普嘉年华开幕式在学校隆重举行。这是一场集科技展示、教育研讨、创新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标志着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在科技教育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次活动由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丰台区人民政府西罗园街道办事处主办,由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承办。

精彩开场:舞动科技梦想
开幕式在“美美”舞蹈社团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帷幕!一曲《筑梦丰台 美好未来》以灵动的舞姿与光影交织,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学生们用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诠释了丰台学子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嘉宾云集:共襄科技盛举】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阵容强大,包括: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张振军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干部 林臻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局长 魏欣亚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西罗园街道办事处主任 傅林
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翟洪臣
丰台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调研员 李洪海
丰台区人民政府西罗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李蕊
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忠华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贾起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副总编辑、(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兼少年分会会长 张筱曼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 马丽丽
国防大学原国防安全学院副院长、陆军大校、军事专家 王虎
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冯春梅
中关村科促会科技教育专委会主任 郑彦良
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主任 孙震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校长 丁长林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科技教育盛会。



领导寄语:擘画发展蓝图
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翟洪臣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丰台区在推进科普教育和教育数字化中的创新实践。他指出,近年来丰台区着力打造“丰信”教育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开展人工智能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成立创新人才发展中心,开发无人机、机器人等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平台。翟主任高度肯定了十八中实验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探索成果,称赞其构建的“基础-拓展-实践”三级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科技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局长魏欣亚从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度,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她强调,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魏局长特别赞赏十八中实验学校通过“博·约计划”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的做法,认为这种开放式办学模式非常值得推广。她表示,科技部门将全力支持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好条件。


导师聘任:汇聚智慧力量
作为开幕式的重头戏,在全体领导嘉宾的见证下,学校正式启动了第四批次“博·约计划”导师聘任仪式。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接受了学校的聘书,他们分别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忠华,将指导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前沿应用
国防大学军事专家王虎,将带来国家安全与科技发展的专题讲座
央博数字博物馆副总编张筱曼,将指导学生感受数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协理事贾起家,将带领学生探索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冯春梅,将引领学生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
中关村科促会科技教育专委会主任郑彦良,将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
在林臻、傅林主任的见证下,导师们接过聘书,这支多元化的导师团队,必将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启动仪式:开启科技征程
在全场热烈的倒计时声中,与会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按钮。随着大屏幕上“厚植科普沃土 探索未来之门”的金色大字璀璨点亮,科普嘉年华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刻,不仅标志着本次活动的开始,更象征着学校科技教育新征程的开启。




展望未来:续写精彩篇章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师生、家长、社区居民及周边学校代表共同畅游科技展区,沉浸式感受科普教育的多元魅力。从跨学科创新成果的智慧碰撞到实验室微观世界的奇妙探索,从宇宙开发的思辨交锋到生活化科技装置的趣味互动,十余个展区以“体验+创造”模式点燃全龄参与热情——院士专家驻足点评学生提案,家长与居民动手尝试蓝晒实验,周边学子在创客工坊中协作设计,学生讲解员自信分享项目理念。这场嘉年华不仅是科技教育的全景舞台,更以开放姿态搭建起“学术-社会-未来”的对话桥梁。未来,学校将以“厚植科普沃土”为基,携手多元力量,培育更多心怀热望、脚踏实地的未来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