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烟盒带商标的顶盖裁剪下来,简单折叠成小方片,孩子们三五成群,轮流拍打地面、桌面制造气流,谁成功让卡片翻面,便能赢走这张卡片。一段时间以来,“烟卡”游戏在少年儿童间大为流行。为集“烟卡”,有孩子不断向店铺老板要烟盒,有的翻垃圾桶找废弃烟盒,有的闯进高速公路和隧道超车道捡拾烟盒。小小“烟卡”隐藏不少风险,亟待引起重视。
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烟卡”爆火,一条灰色利益链悄然形成。在学校门口、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各大网络平台上,总有商家以隐蔽的方式向孩子兜售“烟卡”。其中,既有真假难辨的玩具“烟卡”,也有外表脏污、留有烟味的真“烟卡”。“烟卡”越大牌,往往价格也越高,普通“烟卡”每张1元,“质量好的烟卡”每张5元,所谓的“精美烟卡”甚至能炒到上千元,多个做“烟卡”生意的线上店铺销量破万。孩子上赶着花真金白银买“废品”,家长和老师还在为烟卡流行感到费解,商家早已闻风而动,找到了自肥之法。
孩子沉迷“烟卡”的危害,不止“玩个游戏”那么简单。先不说翻垃圾桶、捡路边废品、闻烟盒上遗留的气味卫不卫生、安不安全,孩子根据“烟卡”等级“论资排辈”就令人担忧。有稀有卡在手的孩子神气十足,只有普通卡的自然眼红,“烟卡”给孩子纯真的心灵熏染了攀比的味道。烟草不能打广告,“烟卡”游戏却在变相向孩子普及香烟品牌,势必培养潜在的烟民。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出于好奇尝第一口烟,并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语脱敏。有孩子拿“烟卡”押注,试图以小博大,更有染上赌博恶习的风险。
拦住孩子迷“烟卡”,商家先要“戒烟瘾”。商家售卖“烟卡”,无疑是在变相为“有毒游戏”推波助澜,是借孩子的“游戏心理”捞油水。孩子判断力尚低,但商家的是非观念不能混沌。商家不能什么生意都做,为了追逐利润,向孩子推销“烟卡”,缺失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给孩子创造“无烟卡环境”,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烟卡”销售展开专项检查。今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印发专项治理通知,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劝阻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文体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物品的行为。严查过后,为何还有商家“幸存”、做着“秘密生意”?平台上公然卖烟盒的行为是否纳入监管视线?印刷、批售“烟卡”的厂家藏在何处?彻底切断“烟卡”背后的灰色利益链,“烟卡”游戏才可能销声匿迹。
监管部门要督促商家“戒烟瘾”,家长和学校也要合力为孩子“掐烟头”。如何引导孩子做娱乐的主人、玩健康的游戏,这个教育课题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也需要社会共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