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着这片一望无际的林海
与青山为伴的他们
称自己是同龄人中原生态的
“青山后浪”

陈亮亮(左)和护林员走过保护区的一条小溪(3月17日摄)。

陈亮亮在保护区的密林中穿行(3月17日摄)。
“90后”山东小伙儿陈亮亮
是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山保护管理站的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辖区内
动植物科研监测
森林资源保护
和宣传教育工作

陈亮亮在巡护途中检测山林中的负氧离子含量(3月17日摄)。

陈亮亮在密林中安装红外相机,以便搜集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3月17日摄)。
青山保护管理站
管辖面积近4000公顷
最长的一条巡护线路有24.7公里

陈亮亮(右)和护林员进入保护区,开始巡护工作(3月17日摄)。
陈亮亮早上七点出发巡山
午饭就在山里啃几口干粮
下午五点左右才能回到站里
爬山涉水是家常便饭
他一年中大约有150天
都在巡护山林中度过

陈亮亮(前)在保护区的密林中穿行(3月17日摄)。
“在这里我们曾发现过
中华秋沙鸭、豹猫等保护动物
这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
陈亮亮说

汤勇(右)和同事一同巡护山林,采集标本(3月17日摄)。
“忍受孤独是我们这群人的必修课”
今年29岁的汤勇
从2017年就进入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杞山保护管理站工作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汤勇驾车前往大杞山保护管理站值班,这里是九岭山最偏远的管理站(3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里是保护区最偏僻的一个站点
出行不便
他每次上山前
都要购买
可以维持2个星期的生活必需品

晚饭后,汤勇(左一)和同事们聚在保护管理站的院子里唱歌排解寂寞(3月17日摄)。
山上没有手机信号
“为了排解寂寞
入职时
站长送了我一本动植物画册
让我平时没事就啃这本书”
汤勇说
他用大半年时间
把3公里的巡护路走了上百遍
采集标本
认识了路上的常见动植物
有能力参与保护区的科研任务

汤勇(左)和同事一起制作植物标本(3月17日摄)。
“我从小在一个国营农场长大
那时候就想从事保护森林相关的工作
现在也算圆了我儿时的梦想吧”
汤勇说

在巡护途中,汤勇(左)和同事在采集植物标本(3月17日摄)。

在巡护途中,汤勇(左)和同事在溪流边休息吃干粮(3月17日摄)。
邹鸿堰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从事自然教育工作
她经常会带着当地孩子
来到森林里
开展沉浸体验式的自然科普课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邹鸿堰(右一)给孩子上自然体验课(3月18日摄)。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孩子在邹鸿堰的指导下观察植物(3月18日摄)。
“希望他们能够真正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
读懂自然
从小培养爱护环境
尊重自然的意识
这两年
看到孩子们能够认识身边那么多动植物
我真的很欣慰”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邹鸿堰(前)带领孩子们体验大自然(3月18日摄)。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邹鸿堰(右三)给孩子上自然体验课(3月18日摄)。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邹鸿堰(左一)带领孩子们走进森林,用听觉感受大自然的声音(3月18日摄)。

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邹鸿堰(左)教孩子观察森林里的植物(3月18日摄)。
对于九岭山的青年护林人来说
绿水青山
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如今
不少“青浪”们离开城市
扎根山林
把青春嫁接在枝头生长
用热爱与执着
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守卫着森林的一草一木

陈亮亮(右)、邹鸿堰(中)和汤勇在森林中行走(3月18日摄)。

记者:万象、彭昭之
报道员:王中庆
编辑:刘金海、李梦馨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