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天晚上,在博客中有一位年轻妈妈问我,怎样看待德国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的?
我不好对这个问题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回答。重新发表这篇文章,予以回答。
顺便提醒关注“神童教育”的年轻朋友:市面上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有很多个版本。多数都是伪造的,只有一本是真的。要擦亮眼睛,慎重选择,免得以假乱真,上当受骗。
《“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近些年来,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接连不断地有人推出“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有的人拍着胸脯自我吹嘘“揭开了神童之迷”云云,鼓吹“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也有的人大言不惭地吹嘘:“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不一而足。
似乎他们是制造“神童”的“魔术师”,所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科学,没有任何事实和理论根据,是自吹自擂,是制造“神话”,是鼓吹“现代迷信”,全是根本无法兑现的虚假广告词。
一、何谓“神童”?
何谓“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国外则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如古人所说:“有特禀异质,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可以说是绝伦逸群,超凡入圣的孩子。
我认为,“神童”除了“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还隐隐约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除了家庭环境和教育以外,似乎还有某种“没有被揭示出来的原因”,使人感觉有点儿“神秘”。如孟子所说:“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就是说,“神童”的“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出奇聪明的原因还摸不透。
这种既“神奇”,又“神秘”的孩子,从古到今,的确都曾出现过。比如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说的宋朝金溪方仲永,他家祖辈务农,从没有人接触过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可到四五岁时,却出人意料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来,并且“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时人感到非常惊讶,甚至不可思议。
再此如现代,山西夏县有个叫申克功的孩子,1980年9月,他11岁时,参加了山西全省1260多名会计人员的心算比赛。他心算了许多整数、小数、分数等多位的四则与乘的开方运算题,既快捷又准确,其速度竟然能超过袖珍电子计算机;同年10月,在北京中国农业银行举行的一次表演中,他仅用20秒时间,就准确无误地心算出“625”这个数的8次方的答案:14551915522836685180640625,这个答案竟然是一个26位数!而他的父亲是山区农村的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兽医,并不懂得什么“速算”;他的老师也不具备这种专门技能和特长。就是说,申克功的神奇究竟是先天遗传的原因,还是后天教育的原因,至今没有答案。
迄今为止,从所掌握的情况看,那些“神童”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足以使他们具有那么神奇和令人不可思议。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得出的结论说:
“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迷。”
“神童之谜”在世界范围内至今都未被解开。
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并不等于不存在。不能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正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近年来我国有人吹嘘说已经“揭开了神童之迷”,那不是事实,是在欺骗舆论!
二、“神童”只是凤毛麟角
类似这样的“神童”,古今中外,确实出现过。但是,真的能称得上是“神童”的,那只是儿童中极个别的,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把概念的“内含”和“外延”任意扩大,随意夸大事实。更不能“偷换概念”,把那些任通过“强制性”的、“掠夺式”的所谓“智力开发”,超强化训练,能提前认识千八百个汉字或有点儿什么特长的孩子,也都称之为什么“神童”。
学龄前儿童认识个千八百个汉字或有点儿什么特长,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经过—定的培养、训练,差不多所有没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都有可能做得到。
那些孩子只能称之为“比较聪明或很聪明的孩子”,不能称之为“神童”、“奇童”、“天才儿童”。因为他们既不“神奇”,也不“神秘”。如果把那些比一般孩子“稍微聪明一点”的孩子,都称之为“神童”,就像某个人所吹嘘的那样:神童可以“进入千家万户”,“儿童个个是神童”,那就太庸俗化了。要是“儿童个个是神童”,实际上也就无所谓“神童”了。
然而,我们有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甚至达到“心急火燎”的程度,在某些人所做的“神童教育”广告的煽动和撩拨下,几乎达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地步;再加上又不大懂得教育和心理科学,“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神童”,怎么看自己的孩子,也觉得是个神童的“坯子”。于是,便在诱人的广告词的诱惑和怂恿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早期智力开发”。
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好的结果。
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有许多家长终于醒悟了过来,大呼上当。
三、“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必须明白,即或是有的孩子经过超强度、单一的训练,在某一个方面的智力发展水平上超过了一般同龄的孩子,但由于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通过“揠苗助长”得来的,那是虚假的“泡沫优势”,不会保持很长的时间,更谈不上发展的“后劲”。
就是那些被大众传媒“炒”得“烫手”的真正的“神童”,没有过多长的时间,大都由“神童”回归到了“凡人”堆里,终归没有逃脱“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20岁成庸人”的厄运。
比如,1985年武汉大学少年科技预备班破格录取的第一名正式学员、当时引起全国轰动的5岁的小男孩津津。他半岁时就能用汉语、英语说出物体和玩具的名字;两岁时能用英、汉语对话;4岁时就能背诵几十篇长篇古诗文,能借助英汉字典阅读英语科普读物,能解某些初中二年级以上的数学难题;5岁就被重点大学录取,那可真是“货真价实”的不可多得的“神童”!记得当时被人“炒”不亦乐乎,尽人皆知。事过二十多年,他大概也有三十岁了,现在怎么样了?当年那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童”上哪里去了?恐怕早就“泯然众人矣”。
再比如,在40年前,国际上知名度极高的韩国神童金雄镐,出生3个月时就会叫“爸爸”、“妈妈”,1岁时就能演算高等数学微积分,两岁时就已会读写2500个汉字,10岁时智商高达210,是常人的两倍还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趋于平常,在参加1979年高考时,他的平均成绩只有65分,在2763名被大学录取的名单中,仅位居2400名,属于末等。1990年有报导说,时年27岁的金雄镐,已成为—个极为普通的青年。
许多事实表明,就真的是“神童”,也不见得都能成“大器”。真是被看问题透彻的中国古人说中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四、“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神童”的成因,眼下,社会上有—种颇为流行的、似乎是“无懈可击”的说法:“人是环境(包括教育)的产物。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神童’当然是培养出来的。”
猛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道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推理”、“推测”而已,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家长或教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来,那么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神童”来。
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可成为“神童”的,往往是—个家庭里只有他(她)“那一个”,在同一个家庭里,并没有发现所有子女全都成为“神童”的“神童家族”、“神童世家”的记录。
2003年,经过多年的奋斗,我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神童》(七册)丛书,收集、介绍了我国古代333个神童。中国古代,独生子女家庭很鲜见,基本上都是多子女。没有一个家庭在兄弟姐妹中同时出现一个以上的神童,这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乡村牧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八九岁时,就能说6国语言,通晓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擅长数学。9岁就考入莱比锡大学,后又转入洛廷根大学。由于学识渊博,14岁便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在瑞士教育家裴斯特洛齐的劝说下,老威特还把他将儿子培养成为真正“神童”的“经验”,写成了—部题为《卡尔.威特之教育》的书,至今还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要说能够“成批地制造神童”的话,那位老威特先生,应当说是最有资格了。然而,在他的后代中,并没有发现他再培养造就出第二个“神童威特”的记载。如果有可能的话,老威特何乐而不为呢!看来,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
由此,我大胆地提出一个论断:
“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我的这个观点,我不认为是唯心主义的。我是说,“神童”的形成,除了有良好坏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之外,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而后者,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假设”,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并不等于不存在。
五、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谜信
一般人与人之间生理机制上的先天差异,是微乎其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和搬运夫之间的原始差异”,只不过就像“家犬和野犬之间的差异”。
但也不能否认,极个别人的生理机制与一般人的先天差异确实是很大的。比如,国外就有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就是与众不同。最近,医生对我国“国际象棋皇后”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
必须承认、正视这—点。要不然,就无法解释“出生于并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接受同样教育的亲兄弟姐妹,智力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甚至相差悬殊”,这种非常普遍的事实。
我并不否定教育和环境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推崇“遗传素质决定论”、“宿命论”,被无所作为的思想所桎梏,从而放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
我是希望普天下所有做父母的,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要相信“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无限夸大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完全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从而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强制性”的所谓“智力开发”。
我希望家长和教师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谜信,赶快从黄粱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中来。还是把孩子当成普通儿童,从实际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教育、训练。不要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硬是“赶着鸭子上架”,做揠苗助长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