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商业中心的一家大型超市,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伊夫琳正在货架上挑选价格从10肯先令到170肯先令(约合人民币11元)不等的环保购物袋。
她几乎每天中午都要光顾这家超市。“今天出门又忘了带购物袋了,”她举起手中的白色环保袋无奈地说,“这次要多买几个,车里放一个,办公室放一个。”
伊夫琳对新华社记者说,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习惯了这种生活。
肯尼亚最近出台法律,规定从当地时间8月28日开始,在肯尼亚生产、销售或使用塑料袋将面临1年至4年的监禁或最高400万肯先令(约合人民币26万元)的罚款。
“禁塑令”在肯实施后,警察有权逮捕任何一名手持塑料袋的公民。但肯环境监管机构称,法规将首先在生产和供应塑料袋的厂商间实行,民众暂时不会受牵连。目前,暂时还未有市民因使用塑料袋而被捕入狱的新闻。
【禁塑效果“立竿见影”?】
“禁塑令”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是直接的。记者生活的小区,一到晚间,便有市民焚烧塑料袋等垃圾,一时间怪味弥漫,极其难闻。“禁塑令”正式实施后,空气中似乎再也没有类似“有毒”气体四处飘散。
如今在超市和商场,只见人们拎着五颜六色的帆布袋或纸袋购物,而一个月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购物后领取免费塑料袋。
肯尼亚环境、水与自然资源部环境教育司司长阿尤布·马查里亚表示,普通市民和环保企业都已从“禁塑令”获益。
他说,“禁塑令”实施后,环境变得更清洁,市民们也开始习惯使用环保材料做成的袋子购物。
记者日前走访了肯尼亚一家知名环保袋生产企业位于内罗毕郊区的工厂。接待记者的人力资源总监姆旺扎说,过去一个月,企业不断接到客户的大订单。“‘禁塑令’带来了新客户,我们已开始从花卉和零售行业接受订单。”他说。
事实上,这是肯尼亚10年来第3次禁塑。
2007年,肯尼亚政府曾尝试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在3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1微米相当于1毫米的千分之一)。4年后,肯尼亚政府决定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在6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
两次“禁塑令”都以失败告终。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消费者很难分清塑料袋的厚度是否违法,加上生产企业发起抵制,因此,这两个“禁塑令”最后都不了了之。
对于最新禁令,肯尼亚国内也出现不少反对声音。肯尼亚制造商协会表示,这一禁令将导致约6万个工作岗位丧失、至少176家制造商关闭。一些从事小本生意的商贩表示,使用环保袋会增加他们的成本,有的店铺为节省成本,甚至使用废旧报纸包装,引发新的卫生隐忧。
【旅游国家不能承受之痛】
肯尼亚之所以痛下决心禁塑,有其难言苦衷。
肯尼亚环境投诉机构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每月肯尼亚人要使用约2400万个塑料袋;肯尼亚环境监管机构数据显示,肯尼亚超市每年发放1亿个塑料袋。
肯尼亚政府表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堵塞了下水道和河道,造成洪水泛滥,且难降解。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肯尼亚各大城市近郊50%左右的牲畜胃里,都发现过塑料袋。当地媒体甚至报道称,在内罗毕的屠宰场,人们曾从一头牛的肚子里发现20个塑料袋。
肯尼亚是以旅游著称的东非国家,然而近年来白色垃圾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游客观感和民众生活。据当地媒体报道,仅2016年,肯尼亚纳库鲁湖国家公园就收集了24吨塑料垃圾袋,园区内近百万只火烈鸟也相继飞离,致使旅游产业大受损失。在内罗毕郊区的一些道路或贫民窟,堆砌成山的垃圾中充斥着塑料垃圾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显示,塑料袋最终流入海洋,这些白色垃圾会令海鸟窒息、扼杀海龟,甚至被海豚和鲸鱼等吞入肚中不能消化,直到它们被饿死。
据统计,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约800万吨。海洋问题专家甚至表示,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将会比鱼类还要多。
【环境署为肯尼亚点赞】
肯尼亚新法的实施响应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2月发起的“清洁海洋”大规模全球运动。该运动旨在2022年前消除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成分,以及一次性塑料制品。
获悉肯尼亚将颁布史上最严“禁塑令”后,总部位于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肯尼亚出台塑料袋禁令,为世界做出表率,同时也极大地响应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今年2月启动的‘清洁海洋’运动,助力其实现目标。希望这一举动能激励更多国家行动起来。”
在“禁塑令”即将满月之际,索尔海姆一次出差返回肯尼亚,在内罗毕国际机场海关大厅一处醒目位置发现了一只大号绿色垃圾桶。它被用来处理入境旅客携带的塑料袋。
索尔海姆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在内罗毕机场受到这样的招待,备受鼓舞。为肯尼亚“禁塑令”骄傲。
肯尼亚并不是非洲首个发布“禁塑令”的国家。在非洲,此前已有卢旺达、乌干达等10余个国家推出“禁塑令”或“限塑令”。(王小鹏)(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