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个人投资者更偏爱货基,而在美国,个人投资者更多投资ETF,尤其是股票型ETF,而机构则多投资于货基,但也主要是用来做现金管理工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货币市场基金(MoneyMarketFund)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挤兑危机”,也经历了两次重大监管改革。
危机后,美国货基规模和收益率都大幅下挫,如今普遍年化收益率为0.5%~1%。相反,中国货基近年来不断放量,收益率接近美国的5~10倍。截至2017年3月末,中国货基管理资产总额达4.5万亿人民币(660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货基国家。2017年,第一季度末余额宝所管理资产的规模增至165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另外两大货基。
近期,市场也开始热议可能推出的中国货基监管新规,网传新规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基金禁止投AA+级以下的存单,AAA级以下存单投资比例不得高于10%等。近日,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由原来的25万份调整为10万份,亦被业内认为这是应对潜在的后续新规要求适时做出的业务调整。
作为中国余额宝的“前辈”,美国货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监管又如何与时俱进?美国老百姓也如中国一样,将货基作为主要现金理财工具吗?
利率市场化下,货基崛起
在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规定了5.25%和5.50%的上限,但通胀高企,银行存款面临实际利率为负的窘境。
70年代,当时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主管鲁斯·本特和搭档亨利·布朗,提出了在保持高流动性条件下“让小额投资者享有大企业才能获得的回报率”的念头。1971年底美国储蓄基金公司成立,并于1972年初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同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诞生。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间的巨大差别,成为了货基发展的重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第一只真正具有“类现金”功能的货币基金出现在1974年5月31日。当时,美国富达集团推出的“富达日收益信托”实施T+0交易,收益日日结转,并可签发支票。该基金推出仅7个月规模就超过了5亿美元,占到当时零售型货币基金资产的1/4,可见这一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欢迎。
此外,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货币市场工具组合的收益,也可据以签发支票。由于当时美国尚未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大多数州禁止银行对支票存款账户支付利息,外加美联储通过Q条款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规定了5.25%和5.5%的上限。因此,这一产品的推出,其实是给了中小投资者随时享受随市场波动收益更高的浮动利率的机会。在过去,鉴于最低交易额门槛的限制,一般只有投资机构和大投资者才能进入这一市场,货基的诞生无疑是弘扬了一种“普惠理财”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推进后,货基发展就停滞了吗?其实不然。当年仍不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外加几次冲击,反而助长了货基规模。
美国货基总规模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急增到1982年的2400亿美元,并在总资产上首次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再次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货基,其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之后1991年达到5000亿美元(储蓄存款9392亿美元),2001年达2.29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越储蓄存款总规模,在共同基金总资产中始终占比超过25%,投资者账户达到4720万个,占共同基金总账户的一半。
几经危机,规模、收益下降
鲜为人知的是,美国货基存在一个备受争议的做法——维持净值在1美元以上的会计处理手法。1983年,美国证监会(SEC)允许货币市场基金放弃“按市值计价”的会计方法,把资产净值固定为每份基金1美元(2014年新规打破了这一做法)。
然而,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进入90年代后,随着资本市场大发展,竞争的加剧、金融危机的频发也使美国货基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过净值跌破1美元的情况,这在美国被称为“breakthebuck”。一次发生在1994年,其影响力相对较小,另一次就是2008年。
1994年,货币市场基金CommunityBankersUSGovernmentFund一直持有“可调节利率抵押债券”(ARM),且头寸较集中。ARM的利率会定期根据借款人在市场上的拆借成本调整。该货币基金主要面向的是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个人投资者。这些“可调节利率债券”多为政府机构所发行,包括GinnieMae、FreddieMac等。这些政府机构在发行这些债券时承诺以更小的风险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兴业研究此前分析称,虽然这些证券定期重新“锚定”利率,但其在未来的市场价格仍然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调节利率抵押债券”因价格下跌,虽然其票息较高且会定期调整,但是市场参与者愿意出的买价仍大幅下降,使其整体风险甚至大于长期固息政府债券。而正好在1994年期间,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国利率曲线在短期内平行上移,在一年内上行约200bp。这对于该基金的打击非常严重,直接使得其净值跌破1美元,最终引发亏损。
2008年的那次冲击则来得更为猛烈,且对行业进行了彻底重塑。
根据公开资料,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美国货基ReservePrimaryFund持有雷曼兄弟的中期票据和商业票据共约7.85亿美元,占当时该基金资产的1.5%。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度导致美国庞大的商业票据市场陷入停滞,令短期融资市场瘫痪。
由于雷曼兄弟的倒闭,ReservePrimaryFund持有的相关票据也随之丧失了价值。9月16日,基金净值跌破1美元至97美分。恐慌情绪迅速蔓延,立刻引发了疯狂的资金赎回潮。根据相关文件,在赎回发生之前,该基金共管理了620亿美元的资产,而在一周之内,投资者赎回申请高达600亿美元。
该基金不得不临时向SEC申请停止接受投资者的赎回申请。同年9月19日,SEC启动临时担保计划,注入资金给当时另外几个货币基金,以保证它们的净值在1美元以上,但不幸的是ReserveManagementCompany并不在受保护的基金里。
9月23日,穆迪下调了该公司旗下数只基金的评级。在赎回潮的重压下,董事会最终于当年9月29日投票决定开始基金清盘程序。SEC还在2009年对ReserveManagementCompany的高管提起诉讼,罪名包括误导投资人对于该基金的雷曼兄弟风险敞口的认识。
危机后,货基的规模有所下降。截至2016年9月14日,美国货基总资产约为26590亿美元。截至2015年末,美国货基总资产与全部银行存款之比约为24%。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收益率下降,这与危机后全球央行实行量化宽松(QE)、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有关。其间,有一些货基甚至出现了主动清盘的现象。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11年美国PayPal关闭旗下的货基。
PayPal公司成立于1998年,在1999年其便设立了账户余额货基(PayPalMoneyMarketFund),用户可以通过简单设置把其在账户中的余额放在货基中,赚取货币市场收益,与中国基于支付宝的“余额宝”模式类似。
2002年,美联储基准利率连续下调后,PayPal选择“强忍痛苦”,主动放弃大部分管理费用来维持货基收益率。但2008年之后,PayPal终于忍无可忍。美国实行QE,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0~0.25%的绝对低位,大多数货基公司通过放弃管理费用来维持货基组合不亏损,业绩也都很低,因此PayPal货基的收益优势丧失,规模也逐步缩水,PayPal最终在2011年主动选择将货币基金清盘。
这种尴尬的案例还发生在日本。2016年1月28日,日本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震惊全球,日本国债收益率应声下滑,10年期及以下国债收益率在今年以来均在0以下。原先货基还能牺牲管理费“委曲求全”,但当资产收益为负时,摆在货基面前的选择无非是两个——一是给投资人负收益,二是倒贴投资人钱。二者显然都不可持续。
于是,三菱UFJ资产管理公司在2016年5月已停止了旗下货基的运营;同年9月和10月,野村资产管理公司、大和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停止运营旗下货基。较之90年代鼎盛时期20万亿日元的管理规模,如今仅存8000亿日元。
监管打破“隐性担保”
每一次危机也都是一次重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SEC对于此前并不重视的货基进行强势监管,分别在2010年和2014年对原先的法案进行了两次重要的修改。
根据记者分析比较,2010年和2014年的修订在《1940年投资公司法》项下的《Rule2a-7》基础上,着重提高了对货币基金的流动性要求,例如缩短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减少次级证券的投资比例、新增对每日和每周的流动性要求等,以达到降低长期债券和高风险证券投资比例的目的。
《Rule2a-7》最初的目的在于,货币基金可以通过“摊销成本”的会计处理手法,维持净值在1美元以上,来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等。
2010年的修改内容则主要为——货币基金必须把10%资产投资于现金、国债或者可以在1天以内转换为现金的证券;30%或以上的资产必须投在现金、国债,可以在一周以内转换为现金的证券,或者剩余期限在60天以内的其他政府债券;20%或以上的资产必须投资于1周内到期的证券;禁止投资剩余存续期超过120天的资产和剩余存续期超过45日的次级债券;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20天等。
2014年的改革则可谓轰动全市场,因为该改革触动了一个“隐性担保”——货基必须采取浮动资产净值,不能再维持每单位1美元的固定价格。此外,每日NAV需要根据市场价格调整(浮动NAV);货基董事会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增收流动性费用或者停止基金赎回,条件是基金的流动性将到监管要求以下;货基的投资组合必须满足多元化要求而且向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公开更多信息等。
华尔街某大型投行风控主管冯磊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基金新规主要是针对低风险高流通性货币基金(ultrariskaversionmoneymarketfunds),其主要投资于最优质公司债和免税货基,免税货基主要投资于高质量市政债券。新规要求这些基金抛弃隐性担保,即指机构投资者能够全额收回投资本金(即不低于票面价值),以及基金在出现危机时能够暂时停止资金赎回。
“SEC主要希望防止影子银行在危机时发生挤兑。”冯磊称,新规将能增强一级市场基金的流动性缓冲,加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国际清算银行(BIS)当时就预计,货基监管改革预期将导致资金从优质货基转入政府货基,因为各方普遍认为后者更安全。BIS当时测算,在这几个季度中(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优质货基损失了约5550亿美元,但从政府货基获得约1400亿美元的回购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货基主要分为免税货基和应税货基。前者只投资于免税证券,后者又分为政府货基和优质货基。政府货基只投资于美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发行的证券,优质货基则类似于我国的普通货基,投资范围更为广阔,商业票据是其重要投资品种。由于货基的同质性较强,能否投资商业票据及投资比例则成为货币市场基金之间收益差距的主要来源。
中国爱货基,美国青睐ETF
眼下,中国各类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维持在3.5%~4.4%之间,第一财经记者翻阅对比多家主要的美国货基后发现,美国货基收益率普遍低于1%,多数实现年化收益率在0.5%以下,优质货基收益率高于政府货基。
更令人诧异的是,2007年,美国货基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如今有些实现收益率仅0.1%,“如果按这个利率走下去,你的钱要在6000年后才能实现翻番。”RBC财富管理顾问MikeGeri表示。
记者翻阅基金资料发现,例如,摩根大通优质货币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为0.43%,7日年化收益率为0.86%,年化收益率(过去一年)0.52%,其中存单占比达到43.9%,不可转让定期存单占比27.9%,其他再回购协议占比11%,国债占比1%。
Fidelity货基年初至今收益率0.52%,年化收益率0.66%(过去一年),7日年化收益率0.97%,其中存单占比27.02%,不可转让定期存单占比5.89%,美国政府机构回购协议占比7.47%,国债占比2.52%。
Vanguard联邦货基年初至今收益率0.3%,年化收益率(过去一年)0.46%,7日年化收益率0.95%,美国国库券占比64.5%,再回购协议占比18.5%。
“在美国,个人投资货基门槛比中国高很多(多为1000美元起投)。”海投金融CEO王金龙对记者表示。
但也有留学生对记者表示,美国个人银行账户中,有三个户口,分别是:储蓄、支票和货币市场基金,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银行转账。其中,货基的收益率是最高的,但取现的灵活性则略差一点,每个月都有转出次数和最低金额的限制。部分投资者把大部分流动资金放在货基中,以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个人投资者更偏爱货基,而事实上,在美国,“个人投资者更多投资ETF(指数型基金),尤其是股票型ETF,而机构则多投资于货基,但也主要是用来做现金管理工具。”冯磊告诉记者。
近年来,股票型ETF的收益率随着美股的八年牛市持续攀升,部分回报可达10%甚至更高,这也使得货基少得可怜的收益率更加黯然失色。
美国投资公司(ICI)数据显示,美国的共同基金市场以普通家庭为代表。截至2015年,其89%的基金持有者为散户,持有资产近16万亿美元。在期限1年以上的长期基金产品中,散户持有者的比例更高,达到了95%。货基的散户持有人占比则相对较低,仅为12%。
从不同类型ETF的规模来看,最受欢迎的是美国大盘股ETF。2015年底,其规模为5016亿美元,占比27%。国际化的投资需求也使得投资全球市场的ETF迅速壮大,其规模达到4750亿美元,占比23%,超过了债券与混合型ETF3440亿美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