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右翼集会引发暴力冲突。
中新网8月15日电(张艾京)位于美国弗吉尼亚中部的夏洛茨维尔原本是一个宁静的小城,它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家乡,更是“常春藤”名校弗吉尼亚大学的所在地。然而,8月12日发生的暴力流血事件,却让这个城市变成了美国种族问题新的“象征地”。
随着这场冲突发生,“白人至上”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种族歧视痼疾的反思。
不许移走!一座铜像引发的血案
夏洛茨维尔市位于弗吉尼亚州中部,人口不足5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城市,日前却发生了震惊全美的暴力冲突。引发这一切的,并非是惊世骇俗的大事件,而是夏洛茨维尔市当地的一座雕像。
作为一个地处传统南方保守州,且在南北战争中曾加入南方阵营的城市,夏洛茨维尔市内至今仍竖立着多座纪念南方领袖的雕像,这其中就包括解放公园内的罗伯特·李将军铜像。
罗伯特·李在南北战争时期曾担任南方联盟军总司令。夏洛茨维尔的一些市民认为,以雕像来纪念曾拒绝解放奴隶的南方领袖,会加剧种族矛盾。于是,市政府在几个月前决定要将这座雕像移走。
2017年8月1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右翼集会组织者杰森·凯斯勒出席新闻发布会遭示威者暴打。
“常春藤”大学城成暴力冲突“战场”
自此之后,夏洛茨维尔市就成了白人至上主义和反对者所聚焦的地点。到了12日,当地的紧张气氛最终触发。原本在当天中午,解放公园内要举行一场右翼集会,但参加集会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反对者都提前抵达现场并引发暴力冲突。
由于局面紧张,弗吉尼亚州州长之后宣布夏洛茨维尔市进入紧急状态,当地警方宣布集会非法,要求参与者和抗议者离场。但在12日下午,又有人驾车蓄意冲撞反对集会的人群队伍,酿成了人员伤亡惨剧。
作为美国“常春藤”名校弗吉尼亚大学的所在地,夏洛茨维尔、这个本应人文学术气浓重的城市,就这样变成了暴力冲突的“战场”。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不点名批评,特朗普挨骂
面对夏洛茨维尔市暴力事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略显含混。他谴责暴力和仇恨行为,但没有“点名”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这招致了民权人士和两党议员的批评。
而另一方面,白人至上主义者也不满意特朗普的表态,美国3K党前党首戴维·杜克甚至警告特朗普“别忘了是美国白人让你当上的总统”。
当地时间2017年8月1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民众在事发地点献花悼念遇难者。
夏洛茨维尔只是“美国病”缩影
夏洛茨维尔市暴力冲突中,白人至上主义者们高喊“白人的命也重要”、“你们不会取代我们”以及颇具纳粹色彩的“鲜血与国土”的口号,声称,白人正在丧失在美国的主体地位,呼吁白人联合起来对抗少数族裔。
由此可见,“雕像”只是白人至上主义者挑起事端的由头,而夏洛茨维尔暴力冲突则是美国种族歧视痼疾的又一个缩影。
就在夏洛茨维尔市冲突发生的几天前,美国弗格森枪案迎来了祭奠日。三年前,由于黑人青年遭白人警察枪杀,弗格森事件引发美国社会对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示威抗议不断,三年来,美国警察枪击致死黑人的案例仍时有发生。
2017年8月1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民众在事发地点献花悼念遇难者。
美国种族冲突之殇还要持续多久?
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抬头,经济是一大诱因。近些年,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蓝领工作不断流失,传统白人劳工逐渐成为边缘人群。同时,科技与金融创新的红利也没能惠及南部和中西部,这也让当地的白人更加不满。
与此同时,前一届奥巴马政府对移民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大量移民涌入,“抢走”了不少白人的饭碗,这进一步触发了保守派白人的愤怒情绪,促成了白人至上主义“发作”。
因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治愈种族裂痕,最好的方法是改善民生。但目前来看,特朗普还没有找到效的方法,想要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承诺,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