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市场分析 >> 正文
  • 阿里财报:帝国的边界在哪里?

  • 时间:2016-05-0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一、

    翻了一下资料,财报显示,阿里2016年Q1营收为241.84亿元,同比增长39%;好于分析师预期的232亿元。

    平台成交额突破3万亿,达到3.0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好于分析师预期。

    除此之外,平台的云计算、互联网基建业务,比较抢眼,收入大涨125%。

    业绩就是这样的。

    阿里的股价,开盘早起,涨幅达到5.12%,收盘时涨幅为3.97%。

    这就是股价的反映啊,怎么能说华尔街反应冷淡啊!

    二、

    营收增速同比增长39%,看似很吓人,其实很一般。

    我们先来看看前几个quarters的表现情况。

    比较上市前之前的几个quarter,同比增速比较缓慢。

    (这也是阿里系上市就是顶的说法的原因。不管是先前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还是最近的蚂蚁金服,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在企业发展最为耀眼而且本身体量较大的时候,选择上市融资圈钱。基本是把小股民坑一顿)

    但是相对于最近四个季度,发展速度最快。这是股价上涨的表面原因。

    三、

    阿里的估值,不能用成熟企业的那种眼光去看待,高速发展才是它此前估值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说看到“A股某公司业绩20%的增长,就很惊人”这样的逻辑去思考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没有高速发展,大家对其价值判断就会大打折扣。

    这和近期小米的发展遭遇是同样的逻辑:小米手机全球销量从第3降到第7,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

    当国内市场发展速度降低了,目前小米是融资都融不到。400亿美金的盘子,你敢随便接吗?

    一句话来说:投资人可以接受的要么是发展速度缓慢但是产生大量现金流的cash cow;要么是产生较少现金流盈利状况较差、但发展速度惊人的快速成长企业。

    而且在发展速度和现金流方面,投资人更喜欢发展速度。

    阿里属于能够产生大量现金流 的cash cow,同样也是高速成长企业:2016Q1营收为242亿人民币,增长39%,估值在1800亿美金左右。

    四、

    前面分析了为什么阿里的股价会涨,下面分析为什么只涨4%左右。

    个人认为,阿里由于天猫、淘宝的本身属性原因,不得不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

     

    √、由于淘宝或者天猫,过于追求低价的漏斗机制,使得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过于花心思,产生类似“丰田精益制造”的各种后遗症。

     

    √、过分鼓励效率,而忽视生产力本身的后遗症。

     

    √、阿里系种种“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导致后续阿里在纽交所的上市主体,缺乏明星项目。

    相反,我个人不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是导致阿里未来预期发展一般的关键因素。

    五、

    对于企业估值而已,我们最看重的是持久性的高速发展。

    从人口角度,产生消费需求变化,来探究阿里发展预期。

    非常明显,由正常的金字塔结构变为长方形行结构,可见养老负担过重。

    而阿里多数是以小件物品、日常消费为主,消费者以当下15——35岁区间,也就是80后人口居多,大家也熟悉了网购。

    而我国社会,正处于“供给侧改革阶段”,由生产更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上涨的物质需求;转变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买个产品,仅仅能用,这是不行的;85后年轻一代,需要它酷;70后——85后,需要它健康。

    这个需求是日益明显的。

    再看看看新增人口情况。

    很显然,当00后步入大学走入社会后,需求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仅仅满足基本需求功能的“淘宝或者天猫”,追求性价比,根本不可能满足未来这群人的需求。

    淘宝天猫的发展,正好满足了85——95后这一代,对于基本物质的需求,追求性价比的心理。

    而经过这个黄金发展期,基本上迎来了00后一代,这时候,先前的那些那批淘宝天猫消费者,基于收入改善,财富积累,会对这些经济学中“低档品”需求下降。

    而阿里系,正是这些“低档品”的藏身之处。

    就如中国改革开发初期,义乌小商品集散地的发展脉络。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在90年代后期到达高峰后,逐步开始下滑。

    淘宝的本身属性,包括它的机制决定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看到,后来阿里大力发展天猫的现象。

    消费者,从义乌转移到百货中心,再转移到精致的零售店,人类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就是这样的。

    而中国的人口结构,更加强化了这一点,大家看看00后的出身情况,对阿里未来GMV、发展速度,还能乐观的起来吗?

    六、

    由于淘宝和天猫与生俱来的“漏斗筛选机制”,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价产品,这个基本倾向是改变不了的。

    这就有些类似于“日本丰田的精益制造”,过分追求低成本。

    为了让大家快速理解“漏斗筛选机制”,举个简单粗暴夸张的例子:

    1、可能日本人造车,追求最经济的满足基本需求即可,汽车底下的一块钢板,有的需要厚一点,有点薄一点,日本人把相关薄一点的地方,弄到极致,以减轻成本。

    2、美国人造车,同样是汽车底板,他们是看其他材料,能否代替底板,例如开发新的合金、用其他钢化材料,制造出质量更轻,性能更加优异的车底盘,然后卖的死贵。当下的特斯拉就是这样的思维案例。

    3、德国人造车,更多倾向于底盘如何更结实,更加安全,花时间研发对工程质量更高的材料,而不会过多的思考成本低廉。

    4、中国人,在淘宝这种机制下,会在塑料上刷一点银色金属油漆,上头合点钢材,看着样子还行,就低价大肆开卖。

    在这样基本形式刺激下:日本人生产的产品,满足基本需求,但不够好;

    美国成为全球创造力中心,把你踩在脚下,就问你“我的产品,屌不屌?”,而且还不卖给你屌丝。

    德国以其高质量产品,深受大家一致认可和欢迎。

    中国就变成了各种淘宝货、山寨货、假货、A货横行。(观点有点片面,不严谨,缺乏理论分析;但这样写主要的目的,是表达淘宝的“漏斗筛选低成本机制”所带来的产品研发生长期倾向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后遗症。在口语化表述和专业严谨中,我选择了通俗表示 ,方便大家快速理解这个问题。)

    本质上淘宝就鼓励了这样一种思维,大家明知假货还买假货,刺激这样的垃圾产品生产。

    日本当下制造业的困境,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当年以“精益制造”、“JIT”等制度下的产生,带来的创新不足,活力不够的后遗症。(当然,这也和岛国资源匮乏相关)

    在日本身上发生的悲剧,同样可能发生在中国,而原因就是淘宝机制,它有日本制造辉煌的那些年,就如同今天的中国当下的互联网经济,但也是存在明日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

    而阿里,正扮演了类似“丰田精益制造”、“JIT”的角色。(当然,这只是我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一家之言)

    七、

    这一点思考,是基于上面的继续思考。

    阿里的电商,在当下,很明显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无论是以高仿A货方式还是低成本方式,都是如此。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电商机制,是不利于提高生产能力本身的。

    提高了当下效能,但没有提高它自身原始能力。

    这样的模式,适合10年前的中国,毕竟当时中介、中间环节过多,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福利。

    而在10——20年,这段过度期,基本是平衡这样模式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这样的模式,显然对生产力本身,提高不起来。甚至有点打压的感觉。

    八、

    国外的Amazon,有其亚马逊云这样全球领先的业务。支持着亚马逊的高估值。

    而中国的阿里系,本来也有相关领先业务,支持高估值,那就是蚂蚁金服。

    然后可爱的马云老板,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财富,通过“种种合理手段”,从“转移支付宝”开始,到蚂蚁金服的B轮融资,“掏空最值钱或者最有前途业务”。

    其实我在想,如果是腾讯,马化腾把“微信”给分拆出来,自己合理运作,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大抵是人都看出来了。

    马云持有阿里6.3%股份,持有蚂蚁金服37.9%的股份。马云还表示,将计划蚂蚁金服IPO,这可能是2010年以来中国最大的IPO。

    九、

    因此,华尔街对于阿里财报的反应,就再正常不过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