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育儿 >> 早教 >> 正文
  • 托儿所“回归”单位办园顾虑多

  • 时间:2016-03-22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多万对,预计到2050年,全国劳动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面对二孩,子女的照料、幼儿园入园、小学入学等实际困难成为年轻父母的困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托儿所,在上世纪几乎是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标准配置,如今又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中。不少人都对托儿所的方便、放心记忆犹新,但是重新恢复办园则显得并不容易。

      □新闻背景

      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人士介绍,根据测算,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多万对,预计未来几年,新生儿会有所增长。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大体将增加3000万左右。记者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一些家庭在“生还是不生”问题上存在顾虑,主要集中在妇女就业、孩子照料、入托入学等方面。对此,卫计委表示,今年将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配套措施,保障妇女就业、休假权利,坚决反对在妇女就业问题上的歧视。同时,要支持女职工生育以后能重返工作岗位,特别是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女职工平衡职业和家庭关系的政策,帮助女职工做好职业规划。

      教育部门计划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各地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机构建设,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也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

      □记忆中的托儿所

      老阿姨照顾吃喝拉撒

      东城区光明幼儿园园长申玉荣是家中的长女,也是从小在托儿所长大的孩子。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为了解决职工子女的照料问题,号召街道、企事业单位办托儿所,解决职工子女就近照料的问题。

      申玉荣从小就上的是父母单位的托儿所,到了3岁则进入幼儿园进行整托。在计划经济时期,双职工父母工作很忙,家中又没有老人能够照顾孩子,刚出生56天的孩子就可以送到单位的小托儿所中,由几位老阿姨负责照顾喂奶、换尿布,照看孩子。有的托儿所则可以一下子“托”到学龄前。申玉荣说,在她小时候,公办幼儿园非常少,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托儿所、幼儿园。比如“派出所幼儿园”、“企业幼儿园”这样的单位园,现在意义上的公立幼儿园则非常少。“当时我上学,在四五个好朋友中,只有我上过幼儿园”,而当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单位的托儿所。

      在当时,街道也开始办托儿所、幼儿园,托儿所成为自筹资金、独立核算的自营企业。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小政府、大社会”成为改革共识。市场的还给市场,社会的还给社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企业效益下滑,入托孩子减少,很多企业将托儿所作为“包袱”甩出,很多街道的托儿所、幼儿园或是停办或是改制,托儿所就慢慢消失了。

      申玉荣说,正因为托儿所的消失,后来随着孩子的逐渐增多,入园压力又全部集中在公办园和民办幼儿园中,使得学位吃紧。

      离单位5分钟随时探望

      罗静芝是陕西人,今年60岁,从外孙女出生之后,她便一直在北京给女儿带孩子。对于托儿所,她一直认为单位当年的托儿所解决了她带孩子的大问题,而现在全凭家中老人带孩子的方式让育儿变得更精细也更劳累。

      罗静芝是医院的产科护士,在1982年女儿出生时,医院里因为女职工很多,还保留着托儿所。在女儿一岁以后,她也和很多同事一样把孩子送去了托儿所。当时,托儿所的阿姨是由医院里快要退休的老护士担任。每天,家

      长们带去两条换洗的裤子、尿布、奶粉,装在小包中,一同送去托儿所。老护士会定时给孩子喂奶,看着孩子。有时候孩子尿得多了,托儿所的护士就会打电话通知正在上班的家长,家长再赶紧回家拿干净的衣服。罗静芝说,在那个年代,家和单位都在一个院子里,走路也就5分钟。有时候上班的间隙,年轻的医护妈妈们会特意拐一趟托儿所看看孩子,没断奶的妈妈会在中午的时间来喂奶。“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还挺方便的,单位都给管了”。

      育儿方式陈旧影响成长

      李婷的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她在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当时工厂里的活儿很多,因此,妈妈生下她两个月之后就回到了工厂上班。李婷说,在当时,大部分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托儿所,但是一般都是年纪较大的老工人或者是工人家属来担任托儿所的老师。后来家里人告诉她,在当时的年代,因为妈妈上班后

      奶水减少,又缺少育儿知识,在托儿所时,阿姨们就给两个多月的她喂米汤。“按照现在的育儿观点,几个月的孩子吃母乳就够了,喝奶粉的孩子喂水,但是当时都觉得喂米汤是非常有营养的”。

      李婷觉得,自己瘦小的原因除了家庭条件不好外,也与从小在托儿所没有得到科学的护理有关。

      □新时代托儿所困境

      单位办托儿所责任太大

      医院、学校等都是女职工集中的地方,能否率先建立托儿所缓解需求?

      一位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其实,这几年在门头沟区正在推广三年幼儿园加六年小学的“新九年”教育实验,彻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门头沟的23所小学中,已有16所都已经开办了附属幼儿园。但是,如果继续下延到托儿所,接收年龄更小的孩子,则还牵扯到师资、经费等实际问题。

      对于普通企业来说,一位人力资源的人士表示,虽然托儿所能够很好地解决年轻父母的切

      实问题,但是单位办托儿所必须要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办托儿所毕竟需要相当的资金,特别是还面临资金、办证、师资、安全诸多现实问题。目前办一个幼儿园对证件要求极多,涉及卫生、教委、公安等多方面,办证对托儿所也会非常繁琐,特别是安全责任问题,最令单位感到担心。“这些风险都让单位承担,责任太大了”。

      街道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街道的工作量已经很大,没有人力再做托儿所,因此需要有政府投资,否则无力推行。

      育儿阿姨难以满足父母期望

      在记者对周边的10位妈妈做的简单调查中,10位妈妈都非常希望单位有托儿所这样的机构解决孩子出生一段时间到入园前的生活和教育问题。有8位家长都认为单位的托儿所更适合年龄一岁以后的孩子,帮助家长完成孩子一两岁到幼儿园入园前的过渡。两位妈妈希望单位的托儿所能够收半岁以上的孩子。

      一位妈妈说,过去的

      以老阿姨的看护为主的方式,似乎有些落伍。育儿知识更新换代,阿姨们除了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会科学育儿。家长们很怕出现给孩子捂得过于严实,或是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因此,在家长眼中,托儿所也最好有专业的幼儿园老师进行指导。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幼儿园教师本身有很大缺口,因此,是否有师资保障也是困扰。

      □专家看法

      三岁前托儿所应以生活照料为主

        对于目前的托儿所回归问题,东城区光明幼儿园园长申玉荣认为的确会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此外,照看小小孩儿,还存在家长对照看标准期望过高的问题。申玉荣认为,孩子在两岁半左右格外累人,对家长来说非常艰难。北京人常说“养孩子要经过三冬两夏”,也就是说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是生活上的照料。因此,她认为托儿所最主要的是有爱孩子又非常有育儿经验的阿姨来照顾。但是,很多家长都希望由专业的幼儿老师来照顾孩子,一方面师资紧张,另一方面安全风险也会令单位感到犹豫。

      申玉荣认为,目前解决这个问题应以街道为核心成立幼儿看护中心,由政府进行硬件配置,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育儿指导,在社区中聘请有经验的阿姨来照料孩子,招募全职妈妈参与志愿服务,解决年轻妈妈的实际困难。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dino-din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