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报道,在日本大城市的地铁站里,大街上,饭店里,如果看见有个年轻人身穿黑色西装,束着黑色头发,背着黑色的挎包,穿着黑色的皮鞋,只有那衬衫是白色的,就基本可以断定:那是走在求职路上的学生。所有看见她的人,都会知道她今天去做什么。这种一眼就被看穿的感觉,也可能就是从此跨入社会的一个门槛吧。
1980年前后,日本的百货店和服装行业把求职活动期间穿着的服饰定为“recruit suit”。此后,日本的时尚杂志求职网站,也开始纷纷刊登教给求职者如何化妆,如何梳理发型的文章。就连刘海应在哪个位置分开,马尾扎在后脑什么高度,口红擦什么颜色,都是有规定的。在一些与求职相关的“攻略”里,还会专门给出如何挑选西服、衬衫、领带、鞋子和皮包的建议。
此前,求职者还可以按照不同职种的特点,在服装上有各种深浅颜色的选择。从2006年开始,“黑色”成为求职过程中服饰的主流颜色。在求职过程中,头发必须染成全黑色,就连勉强能表现沉稳的深咖啡色,也是会在面试过程中被大大减分的。太多的规定让中国留学生们难免困惑。一位中国留学生开玩笑说,“我就是不想把我这一头帅气的深黄色头发染成黑色!面试官若问我头发怎么回事,我就直接说我营养不良!”
笔者注意到,当参加大型的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招聘会时,虽然大家都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白色衬衫,但总是有一些小细节与日本学生有所不同,比如背着一般出行时用的皮包,黑色但带有多余装饰的高跟鞋,绑的过高的马尾辫,没有化妆的脸……这也许是中国留学生各自在尽力遵守日本求职礼仪规范,尽力融入这份文化的过程中,心中所想保留的一点点的自我。而这种“抵抗”,也许也来自对于日本社会这种高度死板统一做法的无法理解。
而日本学生知道,求职活动的场合,并不是一个让人展现个性的场合,相对于外观,应该让自己的“内在”获得关注而得到面试官公平的判断和对待。在求职者外观近乎一致的情况下,面试官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在“谈话的内容”,这样做还节约了挑选衣服的时间和购买高价衣物的钱。
中国留学生则很难认同这样的看法。一位27岁的中国留学生对笔者说,“如果我自己能够搭配合理,这也许是可以给我加分的,这说明我了解面试时如何穿着得体,也算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我希望在这一点上可以得到肯定。另外,服饰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面试官也可以由此作出判断。”
还有一位中国留学生说,“规定穿什么西服勉强可以理解,为何连配备的包,鞋,甚至是发型,妆容都有规定。每次看着按这些规定照做后自己的模样,反而自信心全无,都不认识镜子里这个人是谁,面试时难以正常发挥。”
更有一位中国留学生这样说:“我特别讨厌穿着那全黑色的正装,特别是参加大型招聘会的时候。看着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穿着同样的衣服,拿着几乎同样的包,那是一件太恐怖的事情。乌泱泱一大面,单看背影,像一大群乌鸦似的。”
这样看来,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求职的时候,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观察到的“服装苦恼”。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冲突,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交融。这种冲突与交融不是用简单的是非来进行评判的,它恰恰促进了一种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和认识。或许,这也是海外留学(课程)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