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在餐厅享受的数百元进口红酒,在法国的出厂价仅有1欧元;你收到的高档进口红酒,不过是法国人天天喝的贱货;而你家里珍藏的引以为自豪的红酒品牌,可能是在国内分装后随便贴的洋牌子。没错,当下在中国红酒市场“一切皆有可能”。“很红很暴利” 已经成为近年形容红酒暴利的网络热词,它深深刺痛着广大红酒爱好者的神经。这就是充斥着“偷梁换柱、以次充好、随意定价”等“潜规则”的极度混乱的中国红酒市场。至此,你可能要说中国红酒市场问题已经严重得不能再严重了。如果你真的以为这就是中国红酒市场的最严重问题那你就完全错了。
在笔者看来,以上现象只能说是行业显性的问题,可以看成是“红酒行业的皮肤病”,那么红酒行业还隐藏着什么样的严重问题呢?这就是今天笔者发现并要强调的一个隐形的,更可怕的隐形杀手,简直可以说是“红酒行业的心脏病”,它就是“红酒渠道对红酒品质的消耗”,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消费者都无法保证所购买的红酒真的“品质完美”。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葡萄酒是活性产品,在它流通的全过程,它一直在发酵酿制,可以说供销商是除去天然因素外,对红酒质量好坏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运输储存的温度、湿度、晃动、酒瓶放置、软木塞的湿度都可能影响红酒发酵。然而当前的红酒销售渠道让我们对红酒的销售产生了巨大的担忧。一般红酒经销商分全国总代,区域级、省市县级等。部分商超终端已经是五级以上经销机构了。庞杂的渠道商为保证获利不仅推高了红酒的价格,更是严重消耗了红酒的“品质”。2005年发生在澳大利亚葡萄酒供应商和法国葡萄酒协会之间的争执或许能引起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注意。他让人们认识到“红酒在运输过程当中已经严重贬值!”这已经是当前中国进口红酒行业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面对“红酒行业的心脏病”笔者不禁要问,在我们引进红酒产品和红酒文化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引进专业化的仓储、运输、贩卖规范呢,这或许是值得全行业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应该是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最该关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