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青铜器艺术品沉淀了宗教、政治、民俗与美学等诸多文化内涵,使得它的内涵和用途在后人的眼里更显丰富,耐人寻味。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5盎司银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鬲,并刊“商•兽面纹鬲”字样及面额。 《梦溪笔谈》中描述: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孔子家语》所云“瓦鬲煮食”,说的就是鬲。通常鬲上边有口及拱形耳,下有三足,与鼎无大区别,腹部有相互错的纹样,曲脚或空足。多用于烧煮加热,后演变为礼器。 币面的兽面纹鬲有形可见,有声可闻,有味可嗅,可名可道。尽管兽面纹鬲显得相对朴实,但器以藏礼,用中国式的表现手法凸显了鲜明的时代审美风格。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器皿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了凝重的器皿以生命的气息,形成了刚柔相济的韵味。把玩这枚银币,您在历史的长河中观摩了古代人民把臆想的物象铸刻在礼器上,突出其摄取权利和树立威信的现实意义。
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