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铸造青铜器必须解决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从使用石器到铸造青铜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力。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斝。银币上的斝为商兽面纹斝,此斝颈口侈大,口沿处有两根蘑菇状立柱,立柱顶端饰火纹,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腹部呈圆弧状鼓出,腹上为缜密有致的兽面纹,弧形单柄,三角形锥状三足。整体造型在古朴中透出神秘威严之气,气势不凡。币面从设计看,这一组青铜器基本保持一致的前景与背景对照映衬的风格,兽面纹斝造型在兽面纹饰带的陪衬下,更显立体生动,其缜密有致而大气神秘的兽面纹使兽面纹斝生出一股皇家威严富丽之气。背景纹饰带的粗线条浮雕处理和前景斝体上细密精致的纹饰雕刻形成空间上的远近视觉对比。斝体上不匀致的凹凸浮雕,意在还原古代青铜器的古朴敦实,而兽面纹中一双兽目圆突,使斝顿生神秘庄严之感。 (供稿: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