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其所处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相当于史籍所载夏王朝的时代,是为奴隶制国家建立时期。至商代,则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结束于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始被铁器时代所取代,基本贯穿于奴隶制社会始终。这一时代,农业、手工业有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文字。国家政权建设逐步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斝。其原实物高25cm,口径18cm。颈口很大,口沿处有两根立柱,立柱顶端饰火纹,是太阳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中间略突起,周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弧形单柄,平底,三角形锥状三足。 在该币反喷砂的光洁镜面上,显现出商代兽面纹斝主题造型,其形状、纹饰远比新石器时期的陶斝来得讲究和别致许多;颈饰三组带状兽面纹,并以连珠纹为栏,在每一个丰腴的袋形器腹上,都妥帖地满饰弯角、巨睛、身躯上扬的兽面纹,显现出悠远、诡异之意味;斝面及背景纹饰,为双目极度夸张的兽面纹饰,刻画得自然而稚拙,古朴而富神韵,具有典型的商代青铜器纹饰特征,使整个画面尽显华丽、唯美之容。 (供稿: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