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铸造青铜器必须解决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从使用石器到铸造青铜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力。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发行了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鬲。但见币面之上,在反喷砂工艺的映衬下,采用浮雕镌刻的鬲,侈口,厚唇边,长颈,深腹袋状,有圆缀形中空足,双立耳;显现其远古突出、特有的朴拙、敦厚之形;颈饰兽面纹,上下皆饰连珠纹,线条繁杂,而不失整体图案的规整;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目巨大、图案条纹粗旷、结构复杂,却栩栩如生,极具象征意味。 背景之中,为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显现为浅雕的连续三角云雷纹饰,极富中华远古的美学装饰特质;多层次的喷砂工艺表现,使得主体造型立体而精致,整幅构图表现繁复、华丽至极,凸显了其主体造型的厚重、悠远;其造型最突出的是那张朝天的饕餮大口,仿若在告诉人们:“民以食为天”的千古不争的真理。 (供稿: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