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起事件颇让人关注:高18米,耗时两个多月新建成的乌鲁木齐“飞天”雕塑,被悄然拆除;位于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的“梁祝故里”景区建设半途而废,几成烂尾工程。
据报道,乌鲁木齐“飞天”雕塑横空出世后,被网友吐槽“缺乏创意”、“形象吓人”,“不仅起不到美化效果,还有损害市容的可能”;汝南县“梁祝故里”景区因为地处偏远、缺乏配套规划,且全为人工景点,从一开始就不被许多人看好。但这两处项目为何能顺利通过规划并开工上马?更重要的是,项目说建就建,说拆就拆,建不成就任其毁弃,对于这种拿纳税人钱肆意挥霍的行为,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
在某些地方官员看来,植入地方形象的工程建设,如果不能带来长期的经济发展,也能拉动暂时的GDP增长,即使拉动不了GDP也能赚取大量人气。故此,即使财政债台高筑也让不少官员乐此不疲。乌鲁木齐“飞天”雕塑从投建到拆除,有关争论,已经让地方赚足了眼球。虽然目前全国约有10多个地方都在争夺“梁祝”故里,但这几年,汝南县在“梁祝故里”景区建设八字没有一撇的情况下,地方以此进行的推广与造势活动并不少。今年年初,当地还通过省级媒体发布:该县已“成功”与一家公司签约,投资数亿元,建设“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梁祝景区”。
按照规定,由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都要进行信息公开、专家论证,并要让人大进行充分审议。但在个别地方,由于制度对地方主政者的监管失位,权力干预民主决策的事情时有发生。更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官员地方轮换频繁,一些官员为在任期内出政绩,想方设法在“显绩”上大做文章。
据报道,在四川省武胜县,近12年间,换了六任县委书记,城市规划也随书记们走马灯般的轮换变得眼花缭乱。这些年,这里的电影院拆了盖楼盘,大礼堂拆了盖楼盘,市民广场拿来盖楼盘,甚至,规划中的中学用地也要拿来盖楼盘。这个小县城在没有游泳馆、体育馆、电影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甚至连内急时都难觅公共厕所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却计划筹资15亿元开发嘉陵江,打造中国的“迪拜风光”。
这些年来,从那些未上马就停工的项目、不断被拆除的“短命建筑”、到人烟稀少的豪华机场、耗资巨大的人造“鬼城”,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然而,被问责者却寥寥无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决策缺少程序的有效规范和严格的问责机制。虽然有舆论认为,“梁祝故里”景区事件或许是一个关节点,它给目前各地虚火旺盛的故里之争和如火如荼的人造景点等形象工程建设,敲了个警钟。但在某些官员政绩错位和权力难受约束的语境下,笔者对此并不看好。一个明显例子是,就在“飞天”雕塑和“梁祝故里”事件被炒得纷纷扬扬之时,湖北襄阳正斥资百万建郭靖、黄蓉雕像;开封拟“举债千亿造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