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镜》论渴:渴,热也,在里也。渴小,热小,宜五苓散;渴大,热深,宜白虎加参。舌干咽焦,乃肾汁干也,可急下之,肾经上属舌本,盖热入,肾水为所烁,无以灌注咽喉,失下则舌焦而死矣。
在著名糖尿病专家聂文涛《中美糖尿病技术合作与展望》讲座中提到过白虎加参汤。先生恐怕患儿监护者对生石膏心存疑虑,依据退热泻火的原则,改用了蒲公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讲座中,先生提到了各种应激事件。金元名家朱丹溪在《丹溪手镜》中,列举了渴小、渴大两种情况,对那个时代的渴症来说,应是简明而切中要害的。
五苓散:《伤寒论》太阳病篇蓄水证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白虎加参汤:仲景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人参(二两)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又云,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针对病因,治病求本,是古今名医的共同追求。对于内热不甚者,应用五苓散;对于内热甚深者,应用白虎加参汤,至今应用仍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对古代治病经验的验证,需要还原当时的背景和患者的状况,这样才能再现古人记载过的效果。(聂文涛糖尿病康复网 )
转载华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