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由于空气质量预报与实际感受不同,当前“灰霾元凶”的PM2.5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日前,上海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过去5年本市PM2.5试点监测工作。数据显示,2006—2010年,本市PM2.5浓度约占PM10浓度的50%—60%。
2005年,本市启动PM2.5试点监测,在部分点位增设PM2.5监测仪器,开展监测方法探索研究。近年来,依托“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本市PM2.5监测能力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9月底,全市已建成PM2.5试点监测点位24个(其中3个为国控评价点)。
根据2006—2010年试点监测数据,本市PM2.5浓度约占PM10浓度的50%—60%;PM2.5浓度年均值在0.044mg/m3—0.053mg/m3间,年际变化趋势为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010年,PM2.5日均浓度基本处于0.007mg/m3—0.245mg/m3范围。
日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明确表示,明年,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上海也在其列。
据介绍,当前上海试点监测的PM2.5数据均不达标。为此,本市接下来将不断加大PM2.5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依托“十二五”环保规划和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本市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快推进PM2.5监测和数据发布工作,并采取机动车污染控制、电厂脱硝、清洁能源替代和区域联防联控等一系列措施。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中的PM2.5,既有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也有经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由于粒径小,悬浮时间长,因此易于远距离输送,区域间相互影响明显。就上海而言,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船)尾气排放、电厂及工业锅炉和炉窑的燃烧排放、工业企业生产性排放(VOCs等),以及道路与建筑扬尘、秸秆焚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同时也与区域性污染相互影响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