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断有关于通过学籍参加高考的讨论,讨论认为,如果在一个城市生活、工作的人,即使没有户籍,也应该让他们的孩子参加高考,并指出,那些没有户籍,无法参加高考的孩子甚至不得不通过留学的方式上大学,难道,身为中国人的他们不应该在中国读书吗?似乎目前的高考制度非常不人性化。
一些孩子无法参加当地高考的人甚至联名上书教委,拿孩子当赌注,要求教委开放政策,其实,户籍政策是教委能管得了的吗?
各地尝试户籍改革已经多年,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户籍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甚至许多地方已经相当开放了,但北上广是依然存在户籍壁垒的地方,为什么呢?
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户籍放开而给交通、住房、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可怕后果,大部分人是了解和理解的,因此,理由不用多说。但那些孩子在北上广的家长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呢?虽然大部分这样的家长已经在初中就把孩子送回了原籍学习,以参加当地的高考。
张博士最近看了一些类似的媒体讨论,有些坐不住了,她当初为了得到北京户口,不得不花了几年的时间读博士,然后进了一家能提供户口的国企,一直在国企里面做一些她不感兴趣的工作,放弃了那些更有发展与挑战的岗位,为的就是让孩子有户口,能在北京高考。
她说了,凭什么我是付出代价才得到的孩子的高考权力,要让那些什么都不管不顾就来北京工作的人也同等享受呢?别以为美国可以随便高考,美国的管理更严,只是管家长而已。
如果想让孩子在美国高考,家长并不容易,美国签证与身份的壁垒,想必是个人都知道,对已经在美国的孩子来说,上学是比较容易,但中国家长要把孩子送过去,则不那么容易。美国不但有壁垒,而且壁垒很高。
但是北京就不同了,中国人只要买张火车票就可以来北京,找个地下室就能打工,进京工作是没有任何壁垒的,孩子上学收费也很少,借读费一个学期几百元,也没有任何的壁垒。如果政策放开了,有北京学籍,就能参加北京的高考,不要说,全国那些怀揣百万、千万,千方百计想把孩子送北京高考的“富人”,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工,想把孩子带到北京也易如反掌。
即便现在高考已经越来越没落,已经不能像二三十年前那样决定人的一生,但高考依然是一个壁垒,没有了高考的壁垒,北上广如何承受人口之重呢?
张博士想想自己为北京户口付出的代价就不禁唏嘘,觉得不公平。另外,她还有个妹妹,前些年很想来北京投靠姐姐,但她考虑到妹妹孩子将来的高考问题,劝妹妹为孩子着想,留在了当地。如果政策变了,妹妹也很吃亏,吃了老实、默默遵守规则的亏。
那些把没有户口的孩子带到北京读书的人,他们来的时候,根本就知道北京的政策,还把孩子当赌注,赌高考政策会变,那应该愿赌服输,而不是拿孩子要挟政府改变政策。
老实人吃亏啊!张博士想到这事,就觉得心里非常不平衡。
但我劝她,如果北京可以通过学籍高考了,张博士本人看起来虽然吃亏,但给孩子增加竞争压力,也并非完全的坏事,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优秀的孩子也不用害怕。当年的她不也是杀出重围,从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凭自己的能力与奋斗考到北京的嘛!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北京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张妹妹就合适了,她应该马上把妹妹一家接到北京,本来无法自己突围进京的妹妹,有她的帮助,工作不愁,孩子能在北京高考了,在北京定居下来,也会让妹妹省心不少吧。
政策要是改变了,对于张博士来说,她还是有竞争力的,而且还能够帮助妹妹,至于北京是否会存在其他问题,那也不是她能够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