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三年内青年创业孵化与辅导的“励志创业大赛”,今年7月启动报名工作,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250支团队通过新浪微博提交创业项目,报名数量大大超出预期。励志创业大赛作为青年创业情绪的晴雨表,从今年的报名情况可见国内高校对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正逐步显现成效。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不少高校积极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由此激发、感染了一批具备创业热情的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而创业指导因为不具备普遍性,指导难度也更大,往往被忽略,但这群有梦想的青年的确值得社会关注。鉴此中国平安与中国青基会在2009年创办了励志创业大赛,邀请风险投资、社会名流等成功人士作为评委评审、指导参赛团队,并为入围团队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模式已成功举办两届,共帮助90支团队实现梦想,300多名大学生因此赢得毕业后的第一桶金。励志创业大赛在青年创业领域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报名项目涉足15个领域多数团队以公司名义参赛
除香港、台湾,全国各省高校学生、毕业生均有团队报名,其中中西部地区最为踊跃。创业项目涉足餐饮、电子商务、动漫/3D、服务、工艺、广告/传媒、环保、建筑/装修、教育、农、软件/电子、医疗、制造等15个领域,意外的是,报名团队大多数以公司名义参赛,也就是说多数创业项目已经进入商业化运作。
中国青基会大赛报名工作负责人表示:与前几年相比大学生创业成熟度越来越高,不少团队在学校期间已投入社会实践,一旦毕业就意味着创业思路和条件基本成熟。当然成熟度高并不意味着商业价值大,今年的报名项目总体上依然稚嫩,尽管不少已成立公司开展商业运营,但能否找到正确的盈利模式,并在竞争中存活、发展还有待考验。据了解,青年报名参加励志创业大赛,除创业金的吸引外,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评委指导和点拨,从更理性和专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想法。而打开校门,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从而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则是我们举办创业大赛的初衷。
百强团队晋级新浪微博PK
10月10日大赛官方网站关闭了新浪微博的报名入口,经过5天的甄选,100支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复赛。随后,百强团队将在6周时间内完成6个复赛任务,包括完美海报、自信演讲、盈利拷问、相互拆台等,详细的要求和进程,近期将在新浪财经频道专题报道。整个复赛的参与和评委点评均在新浪微博完成,选手完成的任务通过微博@评委,评委点评并转发,这是创业赛事用微博见分晓的创新,不少有潜力的项目很可能因此走红网络,能否充分利用本次网络互动营销自己,也是对创业团队的一大考验。当然,最终能赢得中国平安创业基金的关键依然是商业计划书的质量。据了解11月下旬选手完成6项任务后,组委会将组织选手“细化计划书”并将最终版本提交给评委,这一项的得分权重超过50%。累计100万创业奖金将随着比赛逐步分配。
负责甄选复赛团队的创奇玖玖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斌直言,多数项目都有明显的“套路”,眼前一亮的创意不足。另一个角度:如果按照投资行业的要求,又显得过于理想化,缺乏财务指标的考虑。进入复赛阶段后,对项目的社会意义也会提出要求,估计这些进入百强的团队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创业思维需要大碰撞、大爆炸。这个过程应该能让所有参与者都快速成长。
风险投资能否选出“黑马”?创业项目命运几何?
大赛主办方中国平安和中国青基会强调现阶段的目的是鼓励创业创新,提供孵化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并不完全按照风险投资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们的创业项目。就连在投资领域名声显赫的大赛评委:曾玉、王煜全、汤敏、江南春、薛蛮子等也都在记者采访时曾表达过相似的观点“营造创业氛围是很必要的,让有创业基因的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最有意义”。似乎大赛评委并没有抱着必然挑出“千里马”的心态而来。这是否反映出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距离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还有相当差距呢?
中国平安赛事组织与宣传负责人熊艳萍表示,励志创业大赛举办两届了,我们接触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他们也谈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及刚刚去世的乔布斯……将这些人物作为榜样,他们更自信的介绍自己创业理念和项目。我们看重的就是他们的这股创业精神。今年,我们更关注“微创业”,也许有的项目注定不“伟大”,但这些项目的成果会让社会更和谐。,励志创业大赛不会枪毙那些缺少“伟大包装”的项目,也不会给热点领域的项目一路绿灯。我们更看重创业人对项目社会意义的理解,以及合理利润的可持续性。当然,我们更期待励志创业大赛能涌现黑马,获得评委后续投资并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革新思想或事物的项目,那样我们与更发达地区青年创业项目的水平才更加接近,那样励志创业大赛将会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