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也随之迎来了期末考试。这段时间,学校没安排任何课程,但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没课上的时间却远比上课的时候要来得繁忙。
繁忙,自然是为了复习。但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一些大学生的复习方法与状态却是怪象连连: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最后一课划出来的“考试范围”;他们能把同学整理出来的“考试材料”倒背如流但却不知所云;他们在这么“紧急”的状态下还不忘刷微博,把自己的网名改为“过儿”,全为能够考试及格……最后一课成了“答记者问”
如今,平日里的一些大学课堂上,并不见得所有的同学都能全数出勤,但到了每学期的最后一课,情况就不一样了。老师们总会惊奇地发现,今天人怎么到得特别齐,而且学生们个个都特别活跃。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同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老师把考试范围划得小点,再小点。可以的话,直接把考试题目告诉他们最好不过。
“我们大部分的科任老师在最后一节课都会给我们划考试范围,这最后一节课有时候都快变成‘答记者问’了,在同学们的怂恿下,老师偶尔也会直接透露些考题。”厦门某高校中文系大三张同学说,他们班很多同学不等到上完最后一节课,都不甘心开始复习,“生怕自己走了弯路”。
划完考试范围,就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分工合作了。在大二学生陈洋的宿舍里,有人负责核对老师划的考试范围并将其录入电脑,有人负责到处向同学借用课堂笔记,有人负责整理课件,有人负责将这些材料拿去复印,之后分发共享。
“期末一开始,考试是一科接着一科地来,这时候我们每个人要一边复习一边把下一科的材料准备好,所以每天都搞得非常忙。”陈洋说。
通宵达旦背诵所有题目有了考试范围,分工合作有序进行,接下来,怎么最大限度地把这些材料里的内容在考试前记住,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一些高校天天爆满的自习室、通宵达旦亮着的台灯、躲在床上裹着棉被看着远方嘴里不断碎碎念的同学,并没有引来旁人太多的关注,但这些情景在与考试无关的日子里,却极为少见。
“每次期末考前在拿到‘考试材料’后,我总得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没日没夜地背,因为只是背材料,而没有把书上的知识先理解一遍,所以有些时候我连自己背诵的内容是什么意思都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这也直接加大了背诵的难度。”厦门某高校人文社科系大三邓同学说,“不过等到一考完试,我们背的东西都会很自然地通通忘记,材料也是考完就扔。”
对于这种 “临时抱佛脚”过程中的痛苦,大三学生小辉(化名)也是深有体会。“要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把一整个学期的知识都背完,确实相当煎熬,但谁叫我们之前不认真呢?所以这几天我不管什么时候心里都在默默背诵着概念,连上厕所也要强迫自己背上好几题,我都担心自己有强迫症了。”
刷微博不忘改名“过儿”
“整个学期全荒废,临近考试全心碎,一周时间全没睡,考试之前全在背,走进考场全崩溃,拿到卷子全流泪,背的东西全不考,考的东西全不会。”日前,这则调侃的段子在微博上一经发布,就引来了厦门高校许多学生的转发与评论,有人直言,“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啊!”
虽说忙碌,忙于复习,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为考试让道,但像微博这样随时随地想上就上的社区平台却没有退出大学生们的生活。要知道,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他们上微博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随意浏览资讯,而是关注各种“考前忌讳”,寻求各种“助过歪招”。
“在这种关键时刻,打完电话不能说‘我挂了’,不能吃挂面,不能寄挂号信……反正与‘挂’有关的事情都不能做,这是忌讳。”小辉说,虽然他不是很迷信,但是“为了安全考虑,我还是刻意回避”。
此外,在微博上,“在这个考试月里,都不要直呼我的姓名,我已改名为 ‘杨过’,请叫我‘过儿’”。和类似“考试月各种考试,特地为大家送上大佛脚,逢抱必转,逢转必过!”的微博更是受到诸多学生的青睐。
复习范围不等于考试范围对于大学里此般独特的期末考前现象,记者采访了华侨大学社会学博士王嘉顺老师。王嘉顺认为,在大学里,有些学生临到期末考前一星期或半个月才开始“冲刺”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能排除也有学习好的同学是为了期末考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进行的冲刺复习。
对于学生反映的“老师考前划考试范围”的情况,王嘉顺提醒,“考试范围”和“复习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说,在大学里,学生有时候在一星期之内就要参加好几场考试,有些老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才给学生划了“复习范围”,而老师所划的“复习范围”并非某些学生所理解的“考试范围”,这样的“复习范围”往往比“考试范围”要大得多。仔细复习的学生会发现,“复习范围”不管是“划”还是“没划”其实并没多大差别。因为老师划的范围实在很大,基本上已囊括了他教授的所有知识点。
而老师之所以会划 “复习范围”也是有原因的。王嘉顺说,大学上课用的是统一教材,但很多老师所讲的都是自己的板书自己的知识点,许多教材上原有的知识点老师觉得不重要,有些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老师又觉得很重要,所以才会出现划“复习范围”的做法。
对于学生“考前等划范围”的现象,王嘉顺认为,学生上了大学以后,没有高中老师时时刻刻跟在身后督促,自主时间也很多,所以很多学生一时间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在这个时候,这样的迷惑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答,有些学生就很可能会从大一开始一路效仿,直至大四依然对自己的生活和目标没有规划。
这种心理跟学生的年龄阶段有很大关系。王嘉顺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入学教育很重要。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
此外,目前很多高校对老师考试划重点的做法明文禁止。王嘉顺认为,对极个别给学生划“考试范围”的老师,除了硬性规定外,老师自己也应自觉遵守。(东南网-海峡导报 记者 梁静/文 张向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