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卫星照:印度洋上空的漩涡状云层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今日公布了一张卫星照,展示了印度洋上空的漩涡状云层。
这幅像画笔描绘出来的漩涡状云图是由和印度洋南部上空的海风和漩涡气流造成的。美国宇航局泰若卫星Terra上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ODIS)于2011年11月30日拍下了这幅自然色照片。
根据美国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NASA’s Langley Research Center)的科学家帕特里克·明尼斯(Patrick Minnis)认为,这幅照片中云层至少包含三层。
最低的一层是海生层云(层积云),在照片中占据了三分之二的面积。
“这些漩涡状的云团看起来像被搅乱、捣碎的土豆,带着明亮的尖端。明亮的尖端代表因温度过低而结冰的小云滴。漩涡是由低水平的云场造成的。”帕特里克·明尼斯解释说。
在海生层云之上,覆盖着一层较为明亮的、平行波状的云层,占据了照片另外三分之一的面积。
在云层的顶部,一层卷云在低处的云层上投下了一片阴影。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的大气科学家汤姆·阿德诺(Tom Arnold)解释说,海生云层可以在寒冷的海洋风和大气边界层(大约位于2000英尺至3000英尺的高空)顶端的强逆温层相遇的地方形成并存留。寒冷的海洋风冷却并潮湿了低处的大气,使低空云基的出现成为可能。海风抬升了空气,而逆温层提供了温暖、干燥的稳定气团。
逆温层是因为大面积的高气压造成空气缓慢下降而形成的。空气的下降导致了空气的压缩,从而使空气变得温暖、干燥,在海风吹冷的大气层上造成了逆温层。汤姆·阿德诺补充说。(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