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环保志愿者在国贸附近检测PM2.5的数值。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 关注焦点
越来越多的城市监测表明,污染颗粒物已成空气污染首要的污染物。而在这些颗粒物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可直接进入肺泡,与人体发生应激变化,严重影响健康。
近期,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PM2.5很可能纳入新标准当中成为治理指标。
但是对于“PM2.5”究竟是怎么来的,它跟市民平时的生活关系度到底有多高?很多人并不清楚。近日,记者与环保志愿者一起实地检测,寻找PM2.5的源头。
入冬以来,每当出现阴霾天、大雾天气,PM2.5的监测和治理就成为关注热点。
据环保科学家研究,PM2.5是“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但PM2.5究竟是怎么来的,是烟囱里直接排放的,还是地面的灰尘生成的?可能很多人对此并不清楚。
12月10日,环保志愿者——北京电子工程师程景准备通过一天的活动,来告诉大家PM2.5的成因和危害。
10微克
公交柴油车比电动车高
12月10日是周六,程景6点起床,桌上的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已充满电。
这台价值近3万元的监测仪,可以测空气中PM2.5-PM10的浓度,据介绍测量误差不到10%。
这台仪器由民间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提供。该组织工作人员王秋霞说,今年6月开始,他们招募志愿者,监测生活环境中的PM2.5,并写监测日记。
程景与达尔问的初衷一样,都想揭开PM2.5来源之谜。
12月10日上午,北京偏北风3-4级,晴间多云。
程景说,这样的好天气,对监测PM2.5来说是好事,不同环境,数据变化明显。不像在阴霾天,室内、室外数值都很高。
前一天晚上,程景测了一下家里的PM2.5浓度。数据为8微克/m3,扫完地后他又测了一下,数据为9微克/m3。“其实扫地对PM2.5影响并不大。”
7点,程景走出家门,7点10分,他坐上公交车。
分别换乘两辆公交车,车内PM2.5的数值分别是10和26微克/m3。他说,数据的区别与公交车的动力有关,第一辆是电动公交,而第二辆为柴油车。
7点35分,程景在东四环窑洼湖桥辅路得到的数据是36微克/m3。而在8点,他在“鸟巢”测得的数据为7微克/m3。
程景说,北京市区北部和南部空气质量差别明显,甚至广渠路北和路南就有变化。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曾表示,PM2.5的增长跟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比,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PM2.5每增加10微克/m3,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
“今天空气算是好的。”程景说,上述测试得到的数据已达到世卫组织的达标标准。
环保部近期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将PM2.5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微克/m3和75微克/m3,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一阶段目标值相同。
1095微克
汽车排气管PM2.5最多
上午9点,京藏高速路口,程景分别对两边公交车站测量。
当天拥堵并不严重。清河小营桥北公交车站PM2.5测量值为36微克/m3。桥对面西三旗桥南侧辅路,数值为37微克,西三旗桥南公交车站站台则为33微克。
但是若没公交车,站台的数值在20微克/m3左右;若公交车出站,仪器数值会瞬时上升到50甚至60多微克/m3,位于站台上的人还能闻到异味。
为直观得到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程景将仪器对准所开车辆的排气管。
在怠速状态下,仪器监测平均值为214微克/m3。当踩下油门,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转,PM2.5瞬间数值达到1095微克/m3。
“北京有400万辆机动车,每天的出行要排出多少PM2.5?”程景感觉,机动车应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
PM2.5另一来源是建筑扬尘。但程景在CBD核心区建设工地测量的数值却很低,只有17微克/m3。
达尔问组织工作人员王秋霞说,工地附近的扬尘多是大颗粒,PM2.5其实并不高。
程景感觉当天北京的PM2.5主要来源是机动车,这与“达尔问”此前监测的结论吻合。
上月初,志愿者杨丽萍带儿子在海淀区六道口连续监测两周。
监测结果为:早高峰和晚高峰PM2.5浓度最高,其中,晚高峰浓度更高,中午则较低。
“晚高峰时污染物累积一天,加上晚上也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时间。”王秋霞说。
680微克
抽一根烟PM2.5增24倍
室内的PM2.5数据比室外低,但抽烟后,情形则大不一样。
程景先在车内做实验。车内未抽烟时PM2.5浓度为26微克/m3,低于车外的33微克/m3。
关上车门,实验者刚呼第一口烟,车内的测试仪器浓度值立刻升到740微克/m3。10秒钟后,数值升到1003微克/m3,这个数值持续停留两分钟。
经过五分钟测量,抽一支烟车内PM2.5平均浓度为680微克/m3,比排气管十厘米处测得的平均数值还高。
随后,程景等人又来到东城区一家单位三楼的吸烟室。
周六的办公室空无一人,但吸烟室内外的PM2.5浓度仍有区别。室外为8微克,室内则为12微克。
两个人进入到吸烟室内抽烟,程景测量5分钟的平均值为423微克/m3。
二手烟造成的PM2.5在国际上也有公论。
相关报告显示,吸烟对于大气环境中PM2.5的贡献率大约有2%左右。
另外,炒菜做饭是否会制造PM2.5呢?
为此,程景特意在农展馆公交车站一处鸡蛋灌饼摊点前测试。离摊点三四米,PM2.5浓度为17微克/m3,而靠近早点摊30厘米,PM2.5值则是30微克/m3。“在密闭室内,这个数据会更大。”
另外,程景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抽取面巾纸时,人们总会把面巾纸抖开使用。但这一抖动过程,也会释放PM2.5。
程景在车里未用面巾纸前,车内PM2.5浓度为26微克/m3,抽一张面巾纸,抖动一下,PM2.5值瞬时升到100微克/m3。
“面巾纸有一些细小的纸粒,一抖动就散发到空气中。”王秋霞说,人们平常不太注意的生活细节,也会产生PM2.5。
贡献38%
PM2.5机动车贡献大
对于空气中粒径低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过长达十多年研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孝炎院士曾率队调查,基本摸清细粒子身世:
大气中大量富集的颗粒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自然,如海盐粒子、土壤粉尘等,二是来自人类活动。对空气污染而言,后者是重点。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