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其中,出口增速自8月份以来连续下滑,而进口增速也在上月超预期反弹之后呈现较大程度的跌幅。受出口环境持续恶化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双重影响,11月份进口与出口增速同步下行。
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44亿美元,增长17.6%。其中出口1744.6亿美元,增长13.8%;进口1599.4亿美元,增长22.1%。当月贸易顺差145.2亿美元,收窄34.9%。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分析认为,1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一方面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从2010年10月到11月,出口总量增长了173.5亿美元,而从2011年10月到11月,出口总量169.7亿美元,导致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经济增速低迷,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与通胀压力同步下调,导致中国出口环境持续恶化。数据显示,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增速由2010年的28.3%下降至今年前11个月的16.9%。同期,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增速已经由31.8%放缓至19.2%。此外,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如美国对中国光伏出口初裁倾销,贸易摩擦加剧直接冲击了中国对外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比之下,进口同比增速从上月的28.7%回落至22.1%,除了同样由于基期因素外,则更多的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当前,市场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小幅放缓至8.8%左右,因此进口需求也将逐步减小。同时,国际大宗商品振荡下行的趋势已进一步明朗,11月CRB现货指数已回落至485点左右,主要进口大宗商品规模开始振荡回落,也造成进口增速的下滑。
“从当前情况判断,中国外贸整体环境日趋严峻,出口很可能在未来数月中持续走低。”陆志明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经济状况不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前11个月,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增长25.1%;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而从目前情况看,新兴市场国家正面临经济增长与通胀压力同步下行的形势。
同时,近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势头更加明显,下行风险增大。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很多国家通胀仍然维持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调低到4.0%。对此,陆志明表示,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福利支出之间的合理关系,短期内政策调整恐怕很难起到根本性的效果。而欧美失业率仍居高位,仅靠短期季节性的消费提升仍不能确保经济复苏获得稳固的基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整体偏弱,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环境”。
除此之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振荡下行的态势,也意味着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回落。数据显示,11月份CRB指数从505点左右下滑至485点左右,月降幅达20点左右。而国际领先指标方面持续低迷,也表明发达国家未来整体经济复苏状况仍不容乐观。
2011年已近尾声,对于余下这一个月的外贸进出口形势,各机构预测情况均不乐观。陆志明认为,就进口而言,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持续下行,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延续前期小幅下滑的态势,加上11月工业增加值、制造业PMI等宏观数据也表明经济可能持续放缓一段时间,因而对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可能也会逐步放缓,预计12月份进口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出口方面,由于欧债危机恐难以在短期内明显好转,加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未来世界外贸环境仍将更趋严峻。但一般来说,12月出口规模通常为年内高点,根据往来规律来看,可能与11月持平略高,因此,可判断出口增速将在低位持稳。此外,受出口增长乏力影响,12月贸易顺差也很可能明显收窄。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外部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叠加在一起,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困境日益凸显。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口增速也会有所回调。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也不利于企业接单、排产,经营风险上升。去年第四季度基数较高,也增加了今年第四季度进出口增长的难度。报告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对外贸易增速将继续回落。
201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将对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和出口市场转移风险,也会给我国外贸形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